浙江:全国 公路历史文化传承馆开馆(图)
干有所“创”,“创”有所新,是磐安各行各业的一贯做法。不是吗?不经意间,全国 公路历史文化传承馆又在磐安脱颖而出。1月21日,记者参观了位于科大线下寮村附近的公路历史文化传承馆,让人觉得:这是一个颇有历史意义的场所,这里有许许多多颇有文化传承的馆藏。
一件件物品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厚重
当时 煤油炉
园区藏内涵
车行到大盘,转到S323科大线49K+100米处,进入下寮地段,转过一个山弯,豁然出现一个休闲式公园,安静地“躲”在青山绿水间。
这个被命名为“下寮景观公园”的地方原本是一处叫“下寮道班”的公路养护站房,已经荒废多年,杂草丛生,文明公路创建让它重新焕发了生机。该馆名叫“磐安县公路历史文化传承馆”,占地4.5亩,其中绿化面积2000余平方米。
在现场,记者观察到,改造后的景观公园共有停车位20余个,休息房两间,设有洗手间、观鱼台、浴池。走进公路历史文化传承馆,一楼主要是观赏层,恢复了道班班长室、统计室、仓库和展览室,展览室陈列了近20年来当地养护工人使用过的70余件物品。有扫把、锄头、铁铣、手轮车、双轮车等,还有戴过的笠帽、穿过的蓑衣、解渴的水壶、照明的手电筒、烧饭用的煤油炉。看着那一件件古老的物品,似乎让人回到了那个年代,一件件陈旧的物品,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厚重。二楼是原先养护工单位发放的“三件宝”: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还有养护工自带的一条被子、一个脸盆、一只木箱。辅房内有原来的灶台、碗柜和餐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只无盖无底的木箱,这是上世纪40年代的物品,由今年已经91岁高龄的退休养路工卢学诗捐献。老养护工葛崇福说:“那个年代,我们的工作跟农民一模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工作量还是我们大!”。
“计划中,我们还将收集公路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的照片、画册等图像,让每个来这里休息的路人都能亲切体会到公路工人的生产生活。”县交通局副局长、公路段段长陈长春告诉记者,“建设磐安县公路历史文化传承馆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公路养护建设的历史发展进程,看看过去,比比现在,变化不可谓不大。这也是磐安乃至全国公路建设进程的一个缩影。”在公路历史文化传承馆还有10幅采用背胶喷画构成的公路文化宣传长廊,系统地展示了磐安公路交通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过程。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类似的花园式主题景观公园,在S323科大线沿线还有好几处,它们如同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把整条公路串成一条景观线,也仿佛是一扇扇“新窗口”,实现公路实用与舒适美观的有机结合,充分展示了磐安“山好、水好、路好”的神奇魅力。
石头会说话
穿行在山区公路上,我们在大盘镇岭下村附近看到,路旁六块巨大的界碑上刻有“畅、安、舒、美、绿、谐”六个大字,分外吸引眼球。六个大字,字体苍劲,入石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