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装备制造业防锈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访沈阳防锈常务副总经理 刘艳霞
作为沈阳防锈的常务副总,刘艳霞向记者分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领域对防锈防护的重视程度,并阐述了公司“二次创业”的原因。
《机电商报》:请介绍一下国内防锈市场的情况。
刘艳霞:防锈业务起初主要应用于军工和冶金产业,现在开始逐渐向装备制造业发展。前者市场已经较为成熟,而后者市场起步相对晚一些,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虽然防锈属于一个较“窄”的行业,但目前也有100多家企业在竞争市场份额,而且这种竞争正在日趋激烈。
《机电商报》:为什么公司考虑“二次转型”?
刘艳霞:如果还是一如既往的只关注传统防锈领域,公司很难有更大的发展。2012年沈阳防锈实现年销售收入5.7亿元,其中70%服务于冶金业,但这部分的利润率仅在4%左右,量大利薄,而且未来这一领域的销售额和利润率都难有较大的突破。相对而言,装备制造业领域防锈防护业务的利润率更高一些,大约能达到冶金业的两倍,我们已经关注到新市场巨大的需求潜力。
《机电商报》:目前看来,我国装备制造业领域对防锈防护是否足够重视?
刘艳霞:有出口业务的国内企业,以及来中国投资的国外企业对这项业务都比较重视,但对于在国内“自产自销”的本土企业来说,这方面的意识还很淡薄。我们亲眼看到,有汽车厂商为了节约成本,无视已经出现锈斑的发动机,仍然将产品卖给客户。
《机电商报》:在国际业务方面,沈阳防锈表现如何?
刘艳霞:我们一直关注国际市场,而且有多款产品的工艺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水准。沈阳防锈在国外市场的销售总额不算很大,但近年来一直保持10%以上的稳步增长。
(中工联创国际装备制造研究中心供稿 张晓刚 广阔 何珺 田苗苗 贾艳伟)
注:以上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也不代表本网站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