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买票”又鸣隐私警钟

时间:2015-06-25 11:17:54 来源:川北在线原创 禁止转载
  文/刘文轩
 
    近期,铁路部门接到山东的董先生举报,称其从未使用个人身份证件在12306网站注册过订票账户,却发现有订票记录;近期未曾到过西安,可记录显示其“五一”期间网购过到西安的火车票。铁路部门调查发现,这是一起典型的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的订票行为。铁路部门表示,将加大查处冒用个人信息行为,并鼓励公众积极举报冒用情况,一旦查实将给予奖励。(6月24日《北京日报》)
 
  如果倒退二三十年,隐私似乎还不那么“火”,相反的,人们可能会尽可能的想更多的办法,利用种种途径去公开自己,展现自己,因为被更多的人熟知可能意味着会获得更多的产品销路、人脉、声誉等等。可以模糊的说,从某种程度上,公开化与社会资源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今的互联网时代,似乎将这一切颠覆了。如今我们不必担心不被知道,只要点几下鼠标,敲几下键盘,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将信息挂出去,被上亿人知晓。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被互联网窥探着,甚至某些时候,我们并不想公开自己,而信息却莫名的被公开、被利用。
 
  看到这则新闻,再次让人警醒。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买票”了,着实震惊。而这样的案例已有五十余起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到底是哪里出问题?12306?
 
  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以现在的科技发展速度来看,不排除有不法分子会通过技术漏洞窃取他人信息,这样的例子也曾发生。例如手机“被订业务”、学生“被录取”、银行卡“被支付”、媒体“被报道”等等。与此同时,通讯公司、学校、银行、媒体、铁路等也都在通过不断升级自己的应用系统,出台种种防范措施来与不法分子作斗争。所以,技术层面的东西是客观的,不能左右的,然而邪不压正,最终这些问题都会被解决。其次,要从自身找原因。问题最终会被解决,但是这解决之前我们自己就必须时刻警醒隐私泄露这个问题,通过预防来减少不必要的伤害。例如平时尽量少点击浏览网站的弹屏窗口,保持电脑或手机不被其他病毒侵入,坚决不浏览非法网站,安装、应用客户端时尽量按照相关步骤进行等。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