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后备军”扩容提高A股健康指数
截至3月20日,新三板目前已有超400家企业正在进行或已完成上市辅导,将近90家企业已经向证监会提交了申请材料、正在排队IPO。
不少新三板企业对于IPO一直“情有独钟”。2017年以来,宣布进入上市辅导期的新三板公司越来越多;客观地说,如此庞大规模的企业“出走”新三板,既有新三板流动性受限,不活跃、企业价值被低估等内因,也与最近新股发行提速的大背景有关,让不少新三板公司对IPO跃跃欲试。
从目前看,新三板已有87家企业进行了IPO首发申报,占目前排队IPO企业总数的13%。另有403家企业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上市辅导;87家进行IPO首发申报的企业中,已有32家企业获得反馈,另有52家企业已受理。尽管最近证监会发审委把关较严,整体通过率只有87%,加上新三板公司多属基础层,赢利水平及其他指标有可能达不到上IPO要求,意味着还有不少新三板通过IPO进入A股市成能还要历经曲折或根本无缘A股市,但目前这种总体趋势喜人,无疑给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曙光:
一方面,新三板公司可进入IPO程序,可为新三板公司努力提高经营业绩、加强管理、争取进入A股市打开一条有效求生通道,对新三板挂牌公司起到强大的激励示范效应,让新三板公司看到了新的发展希望。同时,新三板公司进入IPO程序经过严格审核进入A股市场,既可为A股市场注入新鲜血液,不断活跃A股市场,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投资股票;也可为A股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有利于稀释或清除A股市场中的“垃圾公司”或“僵尸公司”,提高整个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降指数,为广大投资者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运行生态。
另一方面,新三板公司若能通过IPO顺利转板进入A股市场,既能降低上市成本、提高上市效率,节约资本市场资源,也可极大地改变原来新三板公司市值长期估值过低、市盈率不高等不利局面,将促使新三板公司融资能力的显著增强和流动性的显著改善,这对有效改善新三板市场将起到重要作用,并对广大投资者投资新三板市场将起到较大的激励效应,也将抬高新三板在国内民众和港澳同胞心目的投资地位和投资价值。
显然,IPO“后备军”扩容不仅本身具有重要意义,且其释放的资本市场引导效应和社会激励效应比其本身意义更大、作用更明显、令人关注度更高,希望有更多的新三板公司能顺利通过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