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量运营、智能投顾及投顾业务的碎片化思考

时间:2017-03-07 08:41:35 来源:姑婆那些事儿

  家好,今天尝试开个新坑,名字叫"快问快答",目的是在系统化思考之外,留出一部分用来记录对于行业一些零碎的思考与吐槽。

  每期的问题我自己会想一些,如果你有什么问题,也欢迎在留言区提出,我会从里面挑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在下次更新的时候回答。

  Q1:怎么看新浪财经最近推出的券业App测评?

  其实有很多人都和我说过,可以出个类似的测评。但我始终认为,在看不到App后台各类真实数据的前提下,单纯的测评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简单说3点理由:

  第一,衡量一款App好用与否,并不能简单地看有没有把新的功能模块放在首页,而更应该关注留存、日活、创收等核心数据在每次调整后是否会带来显著的提升。而这些数据,对于外部第三方来说又是很难获得的,因此,这就很容易变成一个比较各家版式或功能异同的过程。

  第二,即便知道了一些核心数据,不同的App由于定位、设计思路与目标人群的不同,其实也是很难进行横向比较的。比如有直播或资讯推送模块的App,其日活数据肯定就比单纯聚焦于交易的App来得更高,但如果从最后给公司创造收入的角度来看,说不定日活低的App反而会更好。

  第三,产品都是有边界的,功能的叠加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太多只会增加用户的学习成本,并使得App的主逻辑变得模糊。此外,我认为,对现有功能打磨优化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对新功能的需求。但在这次新浪的测评中,只关注了"有没有"和"多不多",至于"好不好用"和"有没有用",则并不关心。

  因此,对于这次新浪财经的测评,我只能说他做了一次还算凑合的竞品分析。业务端的评价只能做个参考,别太当真。

  至于技术端,个人不太了解,所以就不乱说了。但确实也有人告诉我,新浪的测评方法存在一些瑕疵,所以,有知情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留言。

  Q2:现在渠道导流还应该做么?

  其实早在去年,我就说过,券业渠道导流的模式必将逐步走向消亡。

  最近这段时间,我正好也在做这方面的调研,根据测算,如果算上佣金分成,目前行业一个有效户的获客成本已经接近800-1000元,且原先的一年打平也逐步变成了三年打平。

  所以,确实渠道导流的性价比已经变得越来越低。从性价比的角度讲,在当下的市场背景下,可能行业应更多地关注如何将之前导入的客户依靠后续的服务或活动来进行促活。

  然而,对应到不同公司的竞争策略,结论可能又会有所不同。

  比如,假设与你相似体量的竞争对手目前仍在此领域加大投放,而你今年的目标是想办法超过他,那么为了达成更大的战略目标,即便渠道导流的模式再不经济,可能还是只能硬着头皮上。毕竟,渠道导流目前仍然行业短期、稳定、批量获客最主要的模式之一,其他渠道在质和量上暂时还无法对此形成替代。

  因此,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渠道导流短期也不是不能做,关键还要看公司的阶段性目标及竞争对手的参与情况。

  不过,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思考,行业确实也应该对流量运营这块进一步加强重视了,毕竟之前渠道合作的红利已经基本消亡,是时候寻找、培育其他的流量红利了。

  流量的红利是不断变化的,只有逐水草而居者,才能找到更低成本的流量。

  Q3:你认为,智能投顾在中国落地最重要的是什么?

  智能投顾在中国落地,我认为,最关键有两点。

  第一是找到算法与人性之间的平衡。

  现在不少机构在宣传智能投顾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自己的模型或算法有多牛逼,但就目前所有智能投顾的算法而言,本质仍属于量化交易的范畴。无论算法多牛逼,本身仍需依赖特定的市场环境及外部假设,并不能保证一定稳赚不赔。而只要稳赚不赔的前提不成立,那么对于智能投顾而言,开发者对于人性的洞察,其重要性就不亚于算法,特别是在资产配置理念尚不发达的中国。

  如何依托系统的流程及界面设计,说服客户在亏损的情况下,持续持有并按期再平衡,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似乎无奈,貌似很少有智能投顾在这方面做过尝试或者研究。

  第二是找到长期与短期之间的平衡。

  智能投顾以标准的资产配置理论为基础,但绝大部分资产配置本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客户坚持20-30年。但要知道在中国,过去20年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根本就没有耐心去关心20年之后的事情,特别是在投资领域,因此,如果只是把美国标准的那套马科维茨模型拿到国内,最大的问题在于不接地气,也很难说服投资者持续的参与。

  这方面定投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所有专业投资者都觉得定投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个不错的投资策略,但行业近20年的发展,定投业务的规模始终没有发展起来。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定投策略极度的反人性,止盈不止损,且聚焦于长周期,必须持有3-5年以上才可能看到潜在的好处,显然,绝大部分人并没有如此的耐心与毅力。

  因此,如果希望国内的投资者能够接受资产配置的理念,可能早期就不得不进行择时,或者引入一些简单的交易策略,让客户先尝点甜头,以此来获得用户的信任。

  这就好像你走在大街上,突然有个人跑过来和你说,要和你好好过一辈子,你肯定觉得这人精神有问题。即便智能投顾提供的服务再好,客户也需要有个认识和信任构建的过程。

  Q4:投顾业务有没有机会突围成为券业新的业务增长点?

  投顾业务在我国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尽管2011年的时候,协会就曾引导行业进行过积极地探索,但直到今日,市场上真正能把投顾业务做起来的,依然凤毛菱角。

  不少人说这可能是顶层设计的问题,理由是因为中国没有代客理财机制,所以投顾做不起来很正常。但现在回想起来,可能这个结论并不成立。

  因为,在过去的6-7年中,并不是所有投顾都没赚到过钱,即便在现有的监管架构下,仍然还是有个别投顾赚到钱了,而且赚的还不少。

  所以,这就不能说是机制不行,而更可能是个人能力和市场结构的问题了。

  整个过程就和现在很火的内容创业一样,确实有人通过内容收费的方式取得了成功,而且是很大的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找个平台随便写篇文章,放在网上就会有人付费或者打赏。

  在互联网的放大下,几乎所有的市场结构很可能会趋于两级化、头部化,胜者为王,做的好的可以名利双收,做的不好则什么也拿不到。

  因此,我认为不应对投顾业务看得太过悲观,也不要去等所谓的监管放松,如果真有时间,不如好好去分析和思考为什么确实有投顾合规地赚到钱了。

  必须意识到,现在想要发财,套路、能力及勤奋三者都得沾点边,躺着靠牌照就有大钱可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好了,首期的思考大致就是这些。

  如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在下方留言,我们下次再见。

投稿:chuanbeiol@163.com
点击展开全文

你遇到过鬼打墙吗,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