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十五年,品牌式微
2012年,佳能中国迎来了它的第十五个年头。2012年,伦敦奥运会将于夏季开幕。为什么要把佳能的十五周年和奥运联系在一起呢?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摄影记者的“标配”用机,佳能1D Mark III与尼康D3,燃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们被奥运会的摄影记者们用来拍摄所有奥运项目,新闻发布会,赛场周边的场景等等用于新闻的报道。想必摄影记者对于这两款相机的评价,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作为各自的旗舰机型,它们分别代表了佳能和尼康的 技术,和 水准。但摄影记者给出的答案是:“佳能输了”,输在“对焦”,输在“高感”。”笔者也曾经亲手使用过1D Mark III与D3这两款相机,客观地讲,确实,他们说的没错。
4年之后,伦敦奥运会开幕在即,佳能与尼康这个两个老对手又将碰头。佳能会利用这次机会打一场“翻身仗”吗?是的,佳能的表现是积极的。他们在2011年10月便发布了佳能EOS 1D x。那时大家猜测,这款相机于2012年2,3月份上市,让广大的摄影记者们熟悉半年,正好是奥运会开幕。这样的猜测显得非常合理。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佳能近日宣布,1D x的发售时间被推迟到了今年6月中旬。只比奥运会开幕早一个月。佳能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反观尼康,于今年1月发布了多媒体相机D4,虽然发布比佳能晚,但D4可谓“晚发布,早上市”,没出一个月便与大家见面了。而且大家对D4的普遍反映良好,还没有发现任何负面新闻。这样一来,佳能好似又被动了。又是一个奥运年,佳能真的无力翻盘吗?
在专业 记者用机之外,让我们来看看佳能的次一级高端产品,EOS 5D Mark III。在5D Mark II“坚持”了近四年之久之后,其升级产品5D Mark III终于与大家见面了,同时,也迎来了尼康D800的挑战,D800(D700的升级产品)同样为尼康历经四年研究的力作。确实,5D Mark II在受众人群的数量上确实胜过了D700,但是5D Mark II在被大家所认可的同时,其对焦系统的乏力也被众人诟病,这是众所周知的。诚然,5D Mark II是成功的,无人质疑,尼康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D800的路线完全不同于D700,走的是高像素,高画质,高清摄像的路子,并将其命名为“高清相机”,可以这样说,D800的定位,走的是5D Mark II的成功之路。相对于D800的3630万像素,5D Mark III仅仅100万的像素提升显得黯然失色。D800更是在国际上最权威的照相机传感器评测中心DxOMark的测试中拿到了95分!高居榜首!无疑,D800势必将对5D Mark III形成强力的冲击,不知道佳能这次还能否成功,在这条产品线定位上还能走多远?
既然说到了产品线,那么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佳能是目前各大相机厂商中为数不多的,没有微单这条产品线的一员。尼康的1系列,索尼的NEX系列,奥林巴斯和松下的M4/3系统,宾得Q,富士的X-Pro 1,理光的GXR都已经步入微单领域。唯独佳能缺失了这条产品线。在2011年日本可换镜相机销售排行榜中,已有3名微单相机挤进前十,松下GF2第四名,索尼NEX-5第6名,奥林巴斯E-PL2第八名。从前两年微单刚刚开始进入数码相机市场到现在,其市场占有率从开始的5%到如今的接近40%,微单相机可谓大势所趋。从佳能高层的态度中,我们得知,佳能可能会在今年推出微单产品。但也仅仅是可能。要知道,输在起跑线上可不是好事,不知道佳能是怎样打算的。
前阵子柯达“倒”了,柯达的失败是最好的例子,不能顺应潮流和时代的话,就注定要成为历史。与其同为胶片巨头的富士,由于转型的及时,最终与柯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想必这件事对各大相机厂商都有所触动,让大家不得不往自己身上联想一下。本品牌相机的未来要走什么路线,怎样避免与柯达相同的命运?要么转型,要么联手,总之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顺应市场顺应潮流顺应消费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联手的问题。
我们不难发现,最近索尼和尼康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首先,D800的那颗3630万像素的传感器是索尼为尼康生产的,对,就是那颗实力强劲的“心脏”。其次,在尼康旗舰D4的开箱过程中,我们发现了索尼的XQD存储卡及读卡器,上面赫然印着“SONY”的标示,且D4机身的双卡槽之一,便是索尼的XQD卡槽。可见,索尼和尼康的合作真是“从里到外”,甚是密切。我们不妨大胆的预测一下,如果在未来几年中,索尼尼康两家厂商强强联手,佳能如何是好呢?岂不是又一次对数码相机产业的洗牌?那时的佳能将处于尴尬的境地。
今年是佳能中国的十五周年,按照某种说法,应该是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但如果我是佳能高层,我真的无心庆祝。因为我要考虑的“自身问题”太多了。其实,这也容易理解,十五年的前半段,佳能中国在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都是无以伦比的。再看其十五年的后半段,尤其是最近,产品信息减少,精气神儿淡漠,品牌式微。在遗憾的同时,我认为,最可怕的就是“精气神儿没了”,这教训值得所有品牌企业记取。
( 责任编辑: 杨钰博 )